貼唔貼……要諗諗


在網上發現一則有趣的新聞,一名住在日本秋葉原的男生,因如廁後發現沒有廁紙,於是在社交網站Twitter留言,20分鐘後竟有好心人速遞廁紙給他,為他解圍,由是可見網絡信息流傳速度之快。

網上近日掀起一股刪除社交網站Facebook帳戶的熱潮。原因是有網民擔心Facebook實施新的私隱政策後,會影響上載至Facebook個人資料的安全性,然而部分用戶刪除帳戶之時,卻發現程序繁複。原來要把已上載至Facebook的資料徹底刪除並非易事,面對「貼易刪難」的情況,用戶在運用這些社交網站貼圖或上載資料時,宜清楚三思。

網絡世界進入Web 2.0 的時代,不少社交網站、多媒體網站及網誌因此應運而生,使用這些網站更新個人近況或了解朋友的最新近況,更成為現代人每日的「例行公事」。再加上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在乘坐交通工具時,會發現不少人拿著智能電話進行閱讀、遊戲及上載信息,可見上網已變得隨時隨地。但正當我們樂在其中時,又有否考慮到如何保護個人資料呢?

適逢今年的國際互聯網安全日以「貼唔貼……要諗諗」(Think Before You Post)為主題,提醒我們網絡是一個公共媒體,信息一旦上載上網,其他人便有機會看見,而所帶來的影響和後果亦並非個人能力所能控制。例如,現時外國有不少機構於聘請員工時,會瀏覽其Facebook,從而評估員工的品格為人;而一些網絡欺凌的個案亦與網上的魯莽言行及不小心保護個人資料有密切關係,故互聯網的公開性及資訊自由流動性,或會帶來無法預見的後果。

在筆者曾接觸的家長當中,大多是擔心子女上網時間過長,荒廢學業,但子女在網上平台進行分享時是否做足保護措施,同樣相當值得家長關注。青少年是網上的活躍用家,我們不難發現不少青少年在網上平台公開個人相片、聯絡方法甚至自拍短片,反映他們保護個人私隱的意識薄弱。

作為家長,要時刻提醒子女在網上要保持危機意識,引導他們不應隨意在網上透露涉及個人私隱的信息,或在公開任何資料及相片時,必須深思熟慮,考慮有關信息對自己或其他人將會帶來的影響,避免不小心誤洩個人資料,招致損失。任何時候也謹記「貼唔貼……要諗諗」,保持審慎的網上態度,則可既安全又愉快地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無窮樂趣。